关注IDG资本微信

新闻中心

想得太多,做的太少,这就是你的问题。

Tim Rettig | The Startup
2018.05.31

你是一个思想者吗?对,就像那尊著名的雕塑一样,神情专注又充满疑惑,一不小心就目光深沉。头脑里总是充满了各种idea,对现有事物很容易感到不满。

你觉得自己是个thinker,但再多问一句,你同时也是一个doer吗?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好的想法,但其中极少数是实干家。当你试着把一个很棒的想法真正转化成现实,你会体会到它所带来的巨大的成就感。

这也是作为投资人钦佩创业者和企业家的最重要原因之一。后者真正all in,他们把不可能变成可能,把可能变成现实。他们需要在这个过程中,面对他人的怀疑、质疑与嘲讽而对自己的目标坚定不移,在激烈残酷的竞争环境中快速成长、打怪升级。

如果你在看完标题后,已经陷入了沉思……那么你不是一个人,很多人身上都会存在这个问题:想得太多,说得太多,而做的太少。以下这篇文章,作者从自身问题出发,探讨了如何从“想太多”变为“动手干”转化的几种可能。

原标题:Thinking too much. Doing too little.

作者:Tim Rettig,来源:The Startup

我这人有个问题,我是一个thinker。

我最舒服的状态就是自己待在家里,进行各种奇思妙想。当我穿梭于一个又一个的想法之间,寻求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时,这让我感到充实。当然,这其中也包括关于我自身的困惑,比如,这样看似忙碌的思考状态下,我真的“做”了很多事吗?

答案是否定的。直到我父亲在7个月前离世,情况才开始扭转。我开始写东西,真正产出内容。

事实上,我对写作是否能成为自己的主业还不确定,但至少,这比我仅仅停留在胡思乱想的阶段已经好多了。写作成了我对外输出想法的途径之一,我期盼着或许某天,这些想法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力。

于是,在过去的7个月中,我尝试对这些年来我所经历的进行总结,并把其中汲取到的经验和教训都分享给读者。然而渐渐的,我又遇到了瓶颈。我发现如果把这些直接了当的经验,进一步抽象,或许会对人们产生更大帮助。于是,这成了我能“做”更多的一个方向。

从实用角度看,想法本身都是无意义的。只有把它们付诸实践之时,才拥有了更大的能量。

理论和实践

In theory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. In practice there is.

 — Yogi Berra
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哪怕对某个领域懂的再多,了解得再透彻,要把一个想法变为现实也会经历无数你想象不到的困难。用更通俗的话说,这意味着很多“失败的项目”,你可能会从别人眼中“一个很有想法的人”变为一个“连续创业失败者”。

对某个领域的深刻洞悉,甚至可能成为项目进程中的阻挠因素。因为它会让人“过虑”,以及产生错误的假设……总之,ego越大,盲点越多,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”的状况时有发生。

反之,始终保持谦卑的学习心态和不断探索的试验精神,成功的概率更大。有时候,胸有成竹是一个贬义词。

在不断的试验和错误中,我们学习长进;活在自己的想象和假设中,我们将一无所获。

寻求自身平衡

我认为在每个个体身上,都应该寻求适合自身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平衡。

你会看到,有些成功人士就是鲜明的实干主义,他们似乎不怎么阅读,一刻不停,永远在行动。

但这样的方式不适用于每个人。某些人身上就带有更多思想家特质或是研究型思维,这也不错,但是切忌成为“空想家”。

我个人相信,二八原则也适用于“学习”。在学习过程中,80%源于行动,20%基于理论,无论该理论是通过思考还是研究。实践出真知,但前提是去“做”。

你是“想太多”吗?

问题来了,如何判断自己是否真的“想太多”?

说实话,对此我并没有明确答案。我所能总结的只是我多年来在“想太多”方面亲身经历的几个趋势:

1、脑袋里有很多想法,然而没有落地的行动。其中有一些是我觉得很棒的想法,但是它们最多安静躺在我笔记本的某个角落。

2、启动了很多项目,但基本处于未竟状态。在前期,我会有计划、有研究地投入,也会做一些相关工作,但很快我就厌倦了,不再有动力继续。

3、花费大量时间在研究上。每次启动项目之前,我都会做该领域的大量研究,但是最终,这些研究成果都无法转化为行动。

4、逃避他人的反馈。有时我出于保护的考虑,不愿与他人分享idea,怕被窃取。但内心深处,我明白很多时候这只是我欺骗自己的理由,根本原因是,我不想将自己的想法展示在公众面前,怕收到一堆负面反馈。

5、无法集中投入。有一阵子我的状态是,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某个项目中。我会一直被后续涌现出来的,看似更好的机会所吸引。于是我告诉自己,我会把这些项目赚来的资金再投入到那个最重要的项目中,但事实是,这些次要的项目反而把我的精力都耗尽了。

如果你在上述情况中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,那么很有可能,你也跟曾经的我一样,属于“想得太多而做的太少”。请你走出“空想”的舒适区,勇敢加入实干者的行列。停留在前者,如同温水煮青蛙。你永远没有机会看清楚现实,没有机会真实遭遇失败和错误。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冒险? 

It is fatal to know too much at the outset. Boredom comes as quickly to the traveler who knows his route as the novelist who is over certain of hisplot.

 — Paul Theroux

从一开始就知道太多是致命的。如同旅者知晓了自己的路线,作家对情节了如指掌,无聊随即而至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END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