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IDG资本微信

新闻中心

你认为看什么文章能让自己变得更好?

“孙志超”(ID:weixinsunzhichao)
2016.07.21

想让自己变好几乎是每个人的「本能式冲动」,因为自古以来优胜劣汰。于是,据说“能让你变得更好”的鸡汤与成功学就出现在了你的面前。它们就像某种致幻剂,让你看了之后产生一种强烈的代入感——「文章里说的这种人就是我!」,同时它们还设法使你相信——按照文章里说的那样去做,现实情况就会改善。
 

既然鸡汤都是「套路」,那看一些别人的经验之谈可以吗?比如我是如何把一家公司做死的?然而现实可能是,看完这些文章,你也并没有什么改变,或者说,它们并不能直接产生作用,为什么这么说?以下文字来自 公众号“孙志超”(ID:weixinsunzhichao),作者孙志超。

看一些文章能不能改变人?老实说,我真不太相信。小时后的伟人传记没改变过我,如今我写的文章,相信也很难改变任何一个读者。

我虽然花时间写了些文章,其中部分是对事情的看法与体会,但这仅仅是传达着我自己的「偏见」罢了。我不期待,甚至不认为有人会因为看了这样的东西产生什么实质上的改变。就算有些内容你读了觉得头头是道、觉得好像体会了某些东西,但那体会搞不好根本不是我想传达的东西也说不定?

道理要亲身走过才能领悟

人的理解常常不是渐进性的,而是某种类似进化性质的跳跃。事情常得靠自己实际走过一遍;要先认真对某样事情投入,从投入回馈中反思、阅读、学习、理解、反省,这样辛劳的经历一大段后,才会突然某一天开始有些心得性的东西。 非要到这时候再回头看,你才真的对于生命或是生活产生某种新体会。

但好玩的事情是,若这时候你把体会写出来,你会发现写出来的东西似乎毫无特点。明明是把过程的精华浓缩出来,但看的人却会觉得:“啊不就是个从小学就看过百遍的道理?谁不知道这些事啊?还要你说吗?”

好东西都喜欢教人抄近路。找出捷径的目的不是偷懒,是给一条方便法门,直指核心。禅宗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。佛经有许多精彩的文字,没有大智慧大累积是消化不完的,怎么会不立文字?留下来的是捷径,可惜是我们没有脚力去走完。也许不是脚力?是眼力?或是心力?

武术里的形意拳算是走捷径了,号称把天下的形态都浓缩成五形十二把,「外形内意」。山西戴家刚刚放出来的东西还带有十三势的影子,到了河北之后,李洛能应该整合了不少。能从近路里再找出一条捷径的,就是王芗斋了。干脆连最简单的形也不要了,就练意。去形取意,站桩里面摸拳劲。

南方咏春也抄捷径了,三套拳走到终点,很可怕。咏春拳创始的过程故事太多,很难分清楚到底哪个更接近事实…不久前看到了另外一种说法,是某一北拳师傅藏在广东戏班子里传出来的?也许是受到六祖慧能的故事启发?

也许李小龙才是这个故事里的慧能?他看到了捷径,心里也明白了,但是他还是决定绕一圈走,咏春已经放弃的路,他再走一次,但是他看过捷径,所以走的比别人快,可惜是时间没到,他先到了。

现实生活中,捷径是给有资源的人走的路,虽然不公平,但是事实。练拳就像开一扇大门,铺一条大路,先假设没有资源,没有背景,没有靠山的状况下,一步步来,什么都要练,什么都均匀。

怎么开始?先练十路弹腿。每一路只练几个动作,不是捷径的简单动作,是绕远路的重复动作。反正没别的办法了,那就步步为营。少至三四组动作,多至十几种手法就能组合成一路的弹腿套路,北方许多门派都用来当基本功入门。

弹腿弹腿,顾名思义,每路都有提膝弹蹬,十路练下来,至少抬腿弹踢上百次,大冬天打下来,全身能火热。胯开腿松,腰板肩背也都拔开了。

没有高难度的动作,没有深奥的功法,只有错不了的基本功。

所以说,看完一篇文章,你觉得从认知角度上「知道」了,真的是「实际的知道」吗?

见到了山,但得自己往上爬

还是用禅语来比喻:“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;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;见山还是山,见水还是水。”

没看懂吗?那用个朋友的经验当例子好了。

有个认识很多年的朋友,大概八年九年前时候存到点钱,想开始理财,但过去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接触与背景,连什么股票债券定存是什么都搞不清楚,更别说什么基本面、K线图、指标之类的东西。 这大概是属于最早连见到山时,都不懂那是山的阶段。

后来他搬了一堆书回家,从《第一次买股票就上手》、《经济学的第一堂课》这类基础书开始翻起。一段时间后,在面对如 K线图、或是均价这类东西时,大概知道是什么东西了,也陆续了解了 EPS、净值、年化报酬率等术语。

等到基础书看过后,觉得自己还没被吓倒,又买了其他更杂的如《期货理论与实务》、《价量形态》、《股价趋势技术分析》、《股市操盘手回忆录》这类东西。接下来数年,则一边实际尝试操作一边又学了一堆技术分析的知识,如什么箱型整理、楔形、旗型之类的东西。当时自己觉得学了很多东西,想说该会的都会了。等日后回顾来看,其实那时候不过勉强才到达了知道「那就是山」的阶段。

但当时他并不知道,以为自己学得很充分了;一度很自满,还在投资网站上大放厥词。但实际上,学的越多自己却反而觉得越迷糊。因为只知道背公式,只知道强记别人说的规则,反而开始走火入魔。开始花很多时间钻研一些细节、比方说到底均线该用几天;画图时该从哪点连到哪点;常常觉得某个线连起来像这也像那。那时其实山开始看起来不是山,好像这也对那也对、找不到一个观念的核心主轴;剩下的只有无限的迷糊。

还好,接下来他认识了一位长辈,带着他操作并教了很多东西,让他学会了探索「事情的本质」。 这才发现价格是反映当下投资人对于标的物的看法,而人心的贪婪与恐惧才造就了一段一段类似的走势。看图、看数据的目的不是要看形状本身,而是要去探索背后人心思维对此的反应。曲线不过是人心的载体;图形只是反映出大部分人在这时候心里在想什么而已。当这道理懂后,再回头看 K线图,再去探索的就不是形态的表象,而是形态背后的人心。这一旦理解后,才发现图画的是否精确并不重要,资金的管控、止损停利、还有心态性的调整才是最关键的。

这东西体悟之后,他突然就海阔天空起来。曲线是否完美不重要了、哪一点连到哪一点也不重要了、预测也不再重要、知识的细节也不再重要,相反的,知识背后的精神与含意才是最关键的。 能掌握住核心精神的话,用什么方法都一样的。 于是看山终于又是山,而不再是迷濛不清。 回顾这某一段路,才会知道自己过去有多无知、也才会知道自己还有多大的进步空间、更因此知道学习的核心该放在哪里。 东西学多了,人反而谦虚低调了。

自己摸索,也要向外看

我对项目管理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一样的。

一开始接触如甘特图或是一些技术性的东西时,被那复杂的颜色、时间条、实线或虚线的连接线吓傻。对于从来没接触的人而言,这些复杂的图形恐怕根本看不懂。这是连山都看不懂的阶段。

等开始学会一点东西后,会开始知道方块代表什么含意、某条线代表什么含意、某个数值(如EV 或是TT)又代表什么含意。但这阶段,也仅仅只是学会了表面,只是知道了最基本知识性的东西。 看了数字,知道工作要花五天;看了数字,知道我们有八天的缓冲。这是第一次看山是山的阶段。

但这时候其实会的都还只是最基础,连核心的边都还没摸到呢。人如果不在此自满,接下来将会得开始面对一长串见山不是山的日子。

慢慢开始觉得,明明学会了基本技巧,怎么进度还是有问题? 或是会花很多时间排出一个过分优化的日程表,但是不理解那样过度的优化其实在案子一开始后马上会崩溃。 再不然,可能忽略报表与图形只是协助我们理解目前发生了什么事情,问题的预防或是排解还是得靠自己的执行力。 也可能,并不知道怎么把学会的技术与工具转化成自己整合团队的助力;而只是变成工具或是技术的奴隶。为何? 因为这些个别知识其实不过只是排期知识的一块,你还必须要整合起来。

有的人撑不过去,会在此宣称管理知识或是技术无用。 会认为就算学这些,事情还是朦朦胧胧、还是无法掌握。 所以你恐怕时而不时就会听到有人宣称:“计划赶不上变化,随机应变就好。” 或是有人告诉你:“管理只会僵化大家的反应。”等等的看法。 但这往往并非方法本身不对、也不是事物本质就是朦胧难解的,而在于很多人或许还在见山不是山的阶段,就仓促的下了结论。 在还没能掌握事情的本质与核心下,才会觉得事情各自独立而难以整合成一致的概念。

但若这时候愿意咬牙继续思索下去,有一天一旦在思维上能有突破后。 你将会开始理解每个数值、每个报表背后其实都代表一段故事与人心的反应。

知识只是让我们解决问题。 学到东西要能够在对的方面应用与协助,那才有用。

排期知识的关键不是图表,而是提升自己在处理这些事情上的能力。换句话说,数值、文字、报表的本质终究还是项目上的人。它们是间接的对我们揭露了项目状态、人员反应、士气、甚至可能的风险与问题。当你了解数字背后的意义、当你理解你怎么通过数字与图形解读人心时,你会开始了解管理的“真正精神”在哪里,也会开始理解更多不是表格跟图形能呈现的东西的重要性。 

最后,到了见山又是山的阶段后,就算不使用所有基础技巧,你或许也能让事情顺利进行。到了这阶段,技术与知识将变成你规划与决策的底层。 就像吃饭喝水一样,你有了意念、工具或技术无意识的来支援这些想法。 这时候自然价值就能彰显了!

但重点是,你要过这一阶段才行。 而且到这一阶段是没有任何速成的办法;脚踏实地的自己走过,恐怕才是唯一能开拓捷径的办法。

而一旦体会过一次后,这样的概念你将可以应用在任何层面的专业上。

打篮球或许也是一例。 你要先培养了足够的基础,跟团队培养出战略默契,你才开始具备解读别人企图的能力。 到最后,别人手一动你就知道人家要干嘛。到时候因为一切都成为本能与习惯时,你出手就能毫不思考的做出最应该要的动作。敌手不再让你困惑,球场也不再让你无助。

投机自满,学不到精髓

这或许也就是武侠小说中所谓的「后发先至」,「制敌于先机」。

若你是投机客,这时候一张线图你可以看出群众心态;若你是 PM,一份进度报告你可以猜出发生什么事情、而问题又可能在哪里;你是篮球选手,一个眼神、你就可以猜出对方想攻哪里;你是资深编剧,一个文字片段你就能猜出故事架构与观众的反应。

我相信人生任何一件事物,恐怕都会经历这几个阶段。从一开始字面含意的领会,到认真了解后觉得似是而非的矛盾,到最后可以直达本质的透彻。唯一的问题仅在于,不走到最后,你其实不知道自己现在到底在哪个过程中。

但很可惜的是,很多人在前面阶段就志得意满,觉得自己学会了表面知识之后就可以停止了,或是才学了表面知识就认为那是无用的,甚至仅仅学了表面知识,就开始想找出捷径。

当然有些本质性的天才可以学些皮毛就能自发性的应用,但是大多数的你、我,恐怕都不属于这个类型。 所以,「不要太早下结论」或许就是我们这种非天才的人该常常自我提醒的一种处事心态了。

如果说这世界上有什么事情是公平的,那就是每个人拥有的时间都是一样的。

这有点像是进行一场大富翁游戏。时间是我们的筹码,每个人拿着相同的资金,接着各自发展。有时候会碰到意外,让时间停下来。这一圈大家都在掷骰子往前,只有自己被跳过,感觉不是很好。在现实生活中,是什么意外让我们停下来?

——往往是死学习带来的好奇心丧失。

相信从小到大我们都想过一个问题:“我学这个要做什么?”

如果学习只是为了成绩,那我们毕业以后就不用学习了吗?只有考试内容才是常识吗?历史、健康、音乐、美术、家政等知识都不算常识?还有更多没被放进基本教育如哲学、社会学、心理学…等,都不是常识吗?我一直相信,不知为何而学,不可能成为好学生。

还记得小时候的我对于世界充满好奇,碰上不懂的现象一定要抓着父母问出个所以然,看到不明白的成语一定马上翻字典。当时我根本不在乎这些知识与考试成绩之间的关联性,单纯地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。

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考试压力逐渐消磨我的求知欲,学习成为课堂上的填鸭仪式,目的是得到顶尖的考试成绩,我辛苦地复习已经读过千百遍的知识,没有时间获取新知,根本不想读课外书,仿佛只有教科书才是唯一的真理。

刚开始我喜欢读历史,千军万马在我脑海中奔腾,穿梭于现实与虚幻。随着年龄增长我已不再渴望着历史书籍,考试要求我背下中国历史中的每个年代,而不是事件的起因与影响,抹煞了我对于历史的兴趣。

后来我第一次到杭州,去了西湖。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”我倒要看看苏东坡有没有骗我。当然还有鼎鼎大名的雷峰塔,镇压着白娘子与许仙的浪漫爱情。漫步在西湖畔,我想像着文人骚客在西湖上划船,举杯共饮,豪气万千地论古今英雄。好奇心驱使我大量阅读西湖相关的历史与文学著作,这时候所有的知识都活过来了,我重新体会了学习的快乐。

如果你没见过黄河奔流,怎能体会黄河之水天上来?「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」——两者本来就是相辅相成。这种对于知识的渴望,不是为了学分与成绩走进教室,而是自发性的学习,目的不在于考试成绩,而是满足自己的求知欲。

1868 年,美国有位年轻人在旧书摊买到一本破旧的法拉第著作《电学实验研究》,凭着一股自己的好奇心,重做书上的实验,开始自学关于电学上的知识,并一生走上电学之路,他的名字是爱迪生。

追随好奇心并发展兴趣,展现对知识的渴望,才是正确的学习。

结语

我把我的感想分享出来了。但也如同前面讲过的,我还真不相信文章可以改变谁,别人的经历终究很难让他人感同身受,所以很可能看着文章的你,并不愿意把自己跟我归在同一类中也说不定。

尽管如此,最后我还是想「白费唇舌」一下。建议大家别想着找捷径,别过早否定任何事情。如果你愿意多学些东西、愿意多承担一些责任、愿意不断找寻自我成长的可能性,机会是会出来的。

有些事情或许一开始看不出乐趣,但乐趣可以在自我成长中逐步发现。若你永远都远远地看着别人做时,乐趣当然不会产生。只要你愿意跨出自己的围墙,多一些感性与投入,或许终究有一天,人生会带来不同的感动。